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中,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社会事业日益发达,院校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并非将教育类型都变成普通教育,将院校都变成北大清华,而应是要办好各级各类院校,使教育服务更公平、更优质,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职业教育是人人都有成才机会的重要渠道
我国《教育法》的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法》的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的批示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材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教育事业就是为各式各样的人提供成才机会,有些学生适合于普通教育,可以从普通高中进入普通大学,还有一些学生更适合职业教育,可以从中职进入高职和应用技术大学,也可以从中职——就业——继续教育等多种路径的成才。我校软件专业曾经有两位比较典型的学生案例,小吉进入我校中考成绩非常优秀,离高中之首的上海中学录取线只差两分,但他酷爱小发明、小制作,需要学习编程,他看中了我校的软件专业,就放弃进重点高中的机会进入我校。在校期间完成了他的心愿——发明一种阅卷笔,这一发明不仅获得国家专利,还获得英特尔国际大赛一等奖,他选择了适合他的教育,毕业时共获得五项国家专利。他的同班同学小洋进入我校是另一种情况,小洋经历了两次中考,第一次没考上重点高中,父母要求他复读一年,但他痴迷计算机,并在第二年以中考语文交白卷的方式对抗父母。父母把他送入我校,与当年的叛逆截然相反的是,他毕业前通过国家软件高级工程师考试,成为上海八大IT企业的“抢手货”。职业教育更加适合另一类学生的学习,为这类学生的成长成才铺设了道路。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是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通道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的智能可以分成八个方面,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较强的学生一般学术性课程的学习力较强,比较适合普通高中的学习,而这两项智能偏弱,强项在另外六方面的学生往往不适合在普通高中学习,其中有不少更适合在中职学校学习。因为,在自然人群中前者比较适合抽象思维,可以先打好语数外等基础再进行专业学习;后者不擅用抽象思维,更擅长在做中学,可以在专业学习和工作过程不断增强基础。实际上,从孩提时代就可以看出,人的学习有不同的路径,同样拿到一个变形金刚玩具,有的孩子是看说明书搞清楚再玩;有的是先玩有问题再看说明书;还有的是边看边玩。
自然人群中各类智能强弱符合正态分布,总体两大类学生比例大体相当。在20世纪90年代我做过实验,1993年上海高校录取率还比较低,普通高中毕业生还有不少比例考不上大学,所以我们中专学校还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同时招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为了让两种学制兼容,我们试验用2+2模式,即招收初中毕业生进校后不分专业,学习高中的语数外和理化课程,再加上工程类的基础课程,如金属加工工艺、电工电子、化工基础、制图等,前两年中参加全日制高中五门课的会考。
六年的实践证明当时招入的初中毕业生完全可以完成高中的主要课程,会考合格率在85%以上,两年后他们选择专业与高中毕业进来的两年制学生合班上课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按四年制课程方案教学的学生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当年改革的最大优势是缩短了专业选择的周期,增强了教学的效率。但上世纪90年代末情况完全不同,高校资源开始扩大,我们不再招高中毕业生,就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基本上也都在中考的后50%。我们2+2的模式不再能够适应那样的学生,尽管家长和学生进校时挺想再学高中课程,但事实很残酷,大量出现学生文化基础课不及格,但专业课学习又非常好,有些学生甚至全国技能大赛拿了金牌,但文化课还有挂科。因此,2000年后我们实行完全学分制模式,让学生在专业学习深入后再补基础,实践证明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人才辈出,我们不仅保持就业率100%,而且每届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路径,给学习方式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职业学校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教育方案,职业教育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强项,更能够成才。
三、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建议
一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应该打开公务员招考的通道,落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让学生和家长意识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没有层次差异,仅是类型不同。
二是改革高考制度。为了更好地建立职业教育的系统化培养体系,适应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建议应用本科、高等职业院校主体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今天的高中进行“限流”。这一措施将导致两个结果:其一,部分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可以到中职修学一年专业课程再上高职(这叫转变类型);其二,今天的高职和应用本科将自觉对接中职同类专业的课程,加速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使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
三是改革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考试方式,今天虽然已开启中职毕业生升学的大门,但选拔考试的方式不够完善,往往诱导学生和学校办出专门升学考试的班级。原因很简单,专业门类多无法组织考试,只能考核文化基础课和部分通用的专业技能,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相同专业毕业生有两类课程,一类是专业教学面向就业,另一类是职教应试课程(专为升学),非常不科学。在大数据时代,完全可以采用学业水平评价替代考试,纠正中职教育两张皮的乱象,无论升学还是就业应该一个标准。
四是建立职业技术实验院校。我国在普通教育领域各地都建有实验学校,一般学制在十年左右,为普通教育的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实证研究基础。今天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很有必要研究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可以建设若干所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院校,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五是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近年来各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小,但是历史欠账太多,无论是校舍、实验实训设施,特别是师资队伍依然是中职的薄弱环节,我们应铺设好这条道路,提高办学质量,让学生通过中职的教育实现人生出彩,才能让社会真正认同职业教育是“类型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层次,无论社会多么先进依然需要职业教育,因为它不仅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满足一类人才成长成功的需要。社会越先进,人人都能选择成才的通道越多,人人尽展其才的机会越大。这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