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是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国画中的“几只蝌蚪,便画出十里蛙声;一片远帆,便引出万斛离愁”,书法作品中的“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课堂教学同样需要空白之美,讲究留白艺术。
教学留白的依据及其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当人们在看到一个不完整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和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认知规律,适当留白,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不通过直接讲述的方式明确将一些学习内容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留白不是俭省,也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引而不发,是一种教学智慧。它如同绘画留白,让课堂充盈着无限的遐想;如同音乐留白,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意绵绵;如同书法留白,营造出空灵的课堂空间。
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有利于克服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得过分细密,教学过程中过早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过早向学生提供完整的答案,过早提供完整的知识小结,抑制教师热衷于追求大容量、快节奏与密度高,过多地运用媒体,忽视文本本身的价值等现象。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均衡学生发展的差异。同时,还可淡化教育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实现教育无痕。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教学留白的方式
课堂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适当为学生留白。留什么?如何留白?留白主要应包括:留内容、留空间、留时间、留问题。具体说来,留白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导入时留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的教学,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导入时,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故事、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设置悬念,巧妙地给一些教材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猜想课题时留白。“好题半文”是文学界流行的一句俗语。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产生遐想,产生心理的阅读空白。教师可以从教材的课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课题猜想课文的内容,也可以抓课题关键词设疑,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讲解知识时留白。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体验课程,也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每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教师把某些知识有意识留下不讲,让学生的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迫使他们去寻找、去发现。这样既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构建和完善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语言上留白。教师一味地旁征博引或妙语联珠,并非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不宜把话说尽说全,而是要留给学生思考、想象感悟的余地。教学语言留白的地方很多。在讲评试卷时,教师宜多让学生互相答疑纠错;复习课上,教师应多留时间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点等。
情感上留白。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教师应尽可能为自己的情感体验留白,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自己去体验情感,积极探究。
知识衔接时留白。课堂教学是一门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合有开、节奏感极强的艺术。但是,现在的课堂特别是在公开课中,充斥着大量的师生间流畅的即问即答,基本上容不得片刻的沉默,学生很难体会出教学内容的真正内涵。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应有意识地留白,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吸收,等学生“消化”了后,再做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述。
知识、技能迁移时留白。加强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进行合理的知识、技能迁移留白,能有效地克服知识体系人为的条块分割、不系统连贯的弊端,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调动各种思维因素解决问题。
思维上留白。建构主义者认为,真正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以及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社会支持等。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
重点和难点处留白。突破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作适当的留白,并巧妙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多角度地激发、引导学生,让其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教师可以导之以趣、导之以思、导之以情,还可以导之以理、导之以法。这样做,可以使得重难点在学生的意识中更为突出,更为深刻。处理非重难点内容时也需留白。处理非重难点内容时,教师不妨利用留白策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以免课堂过度饱和导致师生疲劳。
小组合作探究时留白。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组合作探究旨在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思维碰撞,产生智慧火花。可是,目前在组织小组合作普遍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到位、合作探究时间不充足等问题。在匆匆忙忙中教师就中断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急于向学生索要答案。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在交流之前,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还要让学生留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维,这样学生的交流才能有基础、才能更充分。
提问时留白。目前,教师中普遍存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新课程倡导互动就是要在教学中多提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辛辛苦苦,学生学得零零碎碎。美国有位教育家说:“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三秒钟,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学生只有静下心来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把原有知识与即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而提高认识。即使是要处理教学重点难点时,教师也应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问题的答案与结论一定要由学生来下。
质疑碰撞时留白。在高效课堂的质疑对抗中,往往会遇到多种想法、观念碰撞的情景,有时有些学生甚至会对教材和教师提出质疑。在这些情况下留白,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他们对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认识冲突时留白。每当人们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发生冲突时,往往思维中会产生许多空白,从而引起人们的惊奇和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适当留些空白,定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学生出现错误时留白。错误感觉、观念和习惯的思维定势往往致使人们的学习进入误区。教育家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叶澜教授则提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看到错误的价值,把它作为教学上有价值的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教师要针对课堂上的错误资源,留下空白,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辨清学生思维上的差异,以纠正和理顺学生思路。
学生走神时留白。实践证明,学生一节课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采用突然停止教学活动的方式,留下短暂时间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注意力再次集中。
观看插图时留白。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扩展读者的想象。”许多教材中都配有形象性、直观性、启迪性的插图。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想使教材中的静态的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善于巧妙地运用留白,领悟插图所蕴含的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多媒体教学时留白。多媒体教学有信息充足、形象多彩、丰富直观等优势。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对多媒体形成了依赖,课堂上大量使用多媒体,造成学生感觉疲劳,限制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制约了教师自己的成长。教师要合理控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并且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留白,以增加师生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进入高潮时留白。欲扬先抑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在课堂教学达到高潮之时,教师不妨戛然而止,有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停下来,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把成功的体验和顿悟的享受留给学生。
评价时留白。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树立自信心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找到的答案不能强求一致,要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即时性评价,还应在适当的时刻进行延迟评价,允许部分学生经过努力逐步达到学习目标,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大多数课堂中,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的裁定,忽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当学生沉浸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教师要学会保持沉默,适当地把某些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教师切不可急于用自己的答案来堵塞学生思考的大门,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抛砖引玉,把学生中的问题引出来,再让学生辩论、陈述,磨合各方的观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板书设计中留白。板书设计集中体现课堂教学的思路与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浓缩与升华。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对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追求板书的精练和完整,很少有教师在板书中留下空白。有些内容教师应有意识地空出来,让学生凭借教师的讲授去领会、思考、联想、完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结课时留白。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要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不仅要有动人心弦的引子、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还须有意味无穷的终曲。在新课改背景下,一堂好课的定义不再是学生由有问题变为没问题,而是从有问题到产生新的问题。要想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教师的结课必须富有启发性,适当留白,以不全求全,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起学生新的求知欲。
活动场所留白。有价值的知识多来自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传统教学理念下,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今已转变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找寻生活的原型,创设生活的场境,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需带着更新、更深的问题走出课堂。
课外作业留白。传统意义的课外作业,一般都是统一要求,统一格式,统一时间内完成。这样,学生就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差异,分层布置作业,也可以布置一些自选作业,给学生在作业上留下一定的空白。这样学生就乐意去做,愿意去完成。
教学留白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留白,重在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根除教师的言语霸权和包办意识,还学习权力、学习时间、学习空间于学生。
课堂留白,要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不能过于显露而使学生不屑于思,又不能深不可思而使学生不知所思。
课堂留白,要使学生的思维张弛相济。要根据教学需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或相对静止的状态,张弛相得益彰,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
课堂留白,要使教学结构疏密合理。上课伊始,学生思维逐渐集中,教学密度要小;学生思维逐渐进入亢奋状态后,教学密度要加大;当教学高峰过后,要适当留白,让学生回味、思考、深化和升华。
课堂留白,要注意五忌。一忌留白太多。太多的留白,会让教学效果因为“断流”而大打折扣。二忌留白太长。留白时间太长,会让教学失去应有的连贯性。三忌留白太虚。以没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生交流的主题,会让探究交流流于形式。四忌留白漫无目的。何时留白、如何留白要有的放矢,做到“留而不流”。五忌留白时袖手旁观。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必须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广大教师要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变化,注重课堂教学的留白之用,把握课堂教学的留白之时,让学生感受课堂教学的留白之美,让留白真正给学生自我发展开辟道路,为学生自主探究留一片蓝天,为教师资源的生成留一个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彰显个性、幸福成长的天地。
(山东省聊城市教育局 张维宪)
文章来源:《教育文摘周报》2018年第28期
责任编辑:吴晓燕
微信编辑:孟思杨